今年的
機器人行業有一個無法忽略的事情,那就是投資熱!
根據相關資料統計,僅今年前10個月拿到融資的機器人項目就有299個,其中253個集中在C輪及以前,79個項目的融資金額在億元以上。有人這樣形容道:只要投資人稍微遲疑一下,可能就再也搶不到“車票”了!
而從資本投資的流向來看,工業機器人無疑占據了“大頭”。根據相關機構統計,工業機器人獲投企業前三大細分品類分別是移動機器人(29%),機器人軟、硬件供應商(23%)和協作機器人(16%)。其中,移動機器人可謂是投資的熱門之選。
資本的瘋狂輸出意味著行業的向好,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們即將迎來“春天”。然而,正當行業向好之際,卻有一些企業無法欣賞這樣的“風景”,因為它們要么在市場競爭中處于緊張狀態,要么就黯然退局了。
機器人行業的“退局者”與“焦慮者”
在整個機器人行業蓬勃向前的同時,有一些企業在逐漸“掉隊”,近年來關閉或出售機器人相關業務的事件多達數起。
上述經營不善的企業,業務范圍從服務機器人到工業機器人均有,伴隨著市場需求的發展,近年來,國內機器人產業逐漸崛起,但總體而言,目前尚處于發展初步階段,未來幾年仍是洗牌期。事實上,除國內企業外,國外機器人行業形勢也并非一片大好,其中不乏國際內外知名企業相關業務陷入僵局,如Rethink、Carbon、軟銀等。
在“狂熱”中保持理性
機器人企業的“退局”說明了什么?其實縱觀這些企業發展可以發現,要做好機器人業務是非常不容易的,不僅需要足夠的研發實力,還需要運營得當。
比如,宏鉞智能和深圳若步這些企業在技術上是可圈可點的,但最終的產品似乎并沒有得到市場認可,以宏鉞智能為例,宏鉞智能針對電商行業也推出了一款名為“力神”的倉儲機器人,但遍尋全網,都沒有該產品的應用信息。
當然一昧地拓展市場也并不可取,比如黃河旋風。一位黃河旋風小股東表示,在去杠桿的大環境下,上海明匠如果沒有大金主支持,盲目擴張也是有巨大風險的,這也是黃河旋風一直的隱憂。黃河旋風董秘杜長洪就曾表示,明匠的問題不在財務上,而在只顧發展市場,忽視了內部組織管理能力提升的問題,可以說明匠是被擴張的自己給打敗了。
企業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,從內部結構到外部環境都是因素之一,以上只是部分?,F如今,機器人賽道正熱,但即便是處于風口上,企業也需要保持清醒。